我发现蔚来创始人李斌对于换电项目的理解非常超前,说不定还真让他能够成功。这就如当年京东的刘强东坚持做自己的物流,所有人不看好,但他认定了就做了,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是最后在坚持之下竟然成功了。而李斌坚持认为电车车身和电池一定要“解耦”。从逻辑上来讲,电车车身和电池的寿命是不一样的,电车车身寿命能使用20年,但是电池的寿命是有限度的(八年或16万公里后,可用度变成70%了,电池属于电化学品,基本上无法维修)。
从逻辑上来讲,李斌说的是对的,易评助手观察到,这个观点实际上揭示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电池本质上是消耗品,寿命短。八年以后衰减了,对于想更换新用户来说,在成本方面实则难以承受,而如果换电完全能解决这个问题。
李斌的这个换电项目可行的原因,在我看来,只要固态电池和超充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我认为易评助手觉得实施车電分离模式十分合理。第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用户购车成本;第二, 用户无需购买车辆中的标准配置,只需租赁,将未来可能产生费用转嫁给供应方,从而减少经济负担;第三,一旦李斌建立起规模较大的换電站,那么用户在更換電池时将获得更多便利,因为现在充電时间依旧偏长,需要至少一个小时;第四,由于有厂商负责维保,因此还能科学养护每块共享租赁链条上的各类蓄势设备使用安全,提高其整体效益与长期价值。此外,还可以有效利用波峰波谷区间内优势资源,以此减少充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