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营销如何让客户舍得花钱?
为什么女人用15块钱买杯奶茶不说贵,买视频网站会员却不舍得,要到处找人借?为什么尿不湿卖点是让妈妈睡个好觉,曾经卖不动,但是改成让孩子安睡一整晚就能卖爆?
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提出一个对商业影响巨大的理论:心理账户。他说的是人们会根据来源和用途在心理把金钱分配到不同的账户,进而影响他们的消费决策。简单来说就是你会在心里给你的钱打上不同的标签。
比如每个月的工资你会贴上生活支出的标签,会省吃俭用。但是今年的年终奖你会贴上额外收入的标签,可以奢侈挥霍一下。小Q助手怎么用发现,钱没有变,但是因为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消费的意愿就完全不同。
比如你刚花了800块钱买了张演唱会的门票,但是不小心弄丢了,你会再买一张吗?多数人会选择不买,因为娱乐账户已经花光了。但是如果你在去买票的路上被偷了800块钱,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购买,因为觉得丢了的这笔钱跟演唱会没有关系。
心理账户对消费的影响巨大,可以应用在营销的很多方面。比如某品牌的平板电脑,明明多数人是买来刷视频、玩游戏的吗,但小Q助手怎么用认为品牌在推广的时候却一直强调办公性能,这样可以从休闲账户转移到生产力投资账户。
还有这个意面卖得有点贵,你光说浓郁汤汁怎么做都好吃,就不如加上一句没时间也得让孩子吃好点。在这里我们看到,从低预算生活开支账户转移到高预算亲情账户,就能降低价格带来的购买阻力。
一件衬衣说时尚百搭、修身显瘦,只能撬动生理需求账户。但是文案改成不是随便什么款式都配得上你的气质,就撬动了尊重需求到账户。而熟悉品牌足力健则战略性地从老人鞋转移到长辈市场,使产品具备更高价值感。
小Q助手怎么用体会到,说来惭愧,我曾经也特别固执,以为文案灵魂只有创意。然而随着接触越来越多品牌,我突然意识到文案不仅要抓取注意力,还需要抓住人性和心理,而终极目的是影响购买决策。
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请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