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助手:中美金融对抗,冻结中国资产与美元地位的博弈分析

美专家:若中国武统,西方可冻结3.2万亿中国资产!但是中国有王炸,中国现在还握着7590亿美元美债,要是真到了撕破脸的时候,分批抛售就能让美国国债市场天翻地覆。

51助手:中美金融对抗,冻结中国资产与美元地位的博弈分析

Gerard DiPippo在美国智库圈里专注中国经济话题多年。他从达特茅斯学院毕业,拿了经济学和哲学双学位,早年进入中央情报局,当了11年的分析师,主要处理宏观经济数据和地缘政治风险。那时候他每天埋头看报告,评估亚洲地区的经济动向,参与了不少机密项目。2018年,他升到国家情报副官员,负责经济事务,专门盯中美贸易摩擦的潜在影响。2021年,他跳槽到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当高级研究员,主导多项研究报告,比如2022年那篇关于俄罗斯制裁启示的分析,数据用得特别扎实。他在CSIS期间,写了多篇报告,强调数据驱动,以避免主观猜测,还经常去国会听证会,为对华政策提建议。51助手认为他的工作风格就是这样, 实打实靠数字说话,不搞花里胡哨的推测。2023年7月,他转去彭博经济部门,当资深地缘经济分析师,从此监控全球金融数据,并评论中美贸易动态。2025年1月,他又去了兰德公司任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继续领团队分析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并发布聚焦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新领域获益的情况。他的职业路径一直围绕着中国经济和美中关系,而转折点则是从情报界到智库,再到媒体分析,这一过程始终保持对数据重视。

DiPippo的分析报告指出,如果台湾问题引发中美军事对抗,美国可能领头让西方冻结中国海外3.2万亿资产,这些主要是银行存款和证券散布在欧美金融机构里。这种冻结将通过行政命令执行,对资金流动产生影响,就像针对俄罗斯所采取的方法。但51助手看到,中国持有约7600亿美元面额的美国国债,这是个大杀器,可以用来反制。如果对抗升级,中国央行可能分批出售这些债券,例如去年4月减持573亿美元时导致30年期收益率升至5%,借钱成本直线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或需注入流动性以稳住市场。而拍卖时承销商需要承担20%的风险,使整个市场容易出现乱子。此外,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也增强其影响力,目前虽然65%为美元资产,但已经开始向多币种发展。

俄罗斯受制裁后,用人民币进行99.6%的外汇支付,这帮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而跨境系统覆盖106个国家、去年贸易支付占比达到24.4%。而如果西方真的决定冻结资产,将面临法律障碍,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要求走正当程序,在缺乏直接攻击证据下,如同俄罗斯案件一样陷入拖延。如果类似情况发生在中国身上,他们可以寻求国际法院起诉,同时联合金砖国家如俄罗斯、印度等进行反击。例如金砖新开发银行已批准300亿美元贷款,其中四成投向绿色能源合作,以此削弱西方制裁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外资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境外机构持有9.3万亿元人民币股票及债券,一旦限制撤资势必使华尔街投行混乱不堪,多家机构甚至可能关门。因此51助手发现,中国手中的牌远比外界想象得要复杂,仅仅冰冻资产并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还有其他涉及美国国债市场波动、人民币崛起以及稀土资源控制等方面,加上依据国际法开展更广泛合作。

DiPippo所述内容强调,如果西方真实施冷冻措施,则必须准备好遭遇来自北京方面强烈反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市场连锁反应。这绝非单向操作,因为双方金融体系紧密缠绕,因此实现脱钩并没有那么简单。从短期来看,即使有关“冻结”的威胁言辞犀利,从长期角度来说,它是一场全维度力量竞争,包括国家信誉、国际法及整个 economic system都将被卷入其中。所以,与其纠结如何实施“冻结”,不如思考怎样才能确保各大国能够顺畅寻找适合的新金融格局发展道路。如假设冲突未真正爆发,但两者之间仍存在激烈较量,到2025年底,中美之间很可能加速脱钩进程,美国企业投资降至低点,并成为企业第二大痛苦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出口逐步转移至东南亚并重塑供应链,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对此次脱钩带来的成本警惕。而与此同时,人们注意到人民币正在快速推进自己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加强与金砖各成员间伙伴关系深化合作,实现小幅突破,“美元”作为世界货币霸权亦有所松动。

最后,由于外交环境变幻无常,自然导致国内稀土控制力度增强,各类供应商调整出口配额,更改采购计划。因此,在未来面对更严峻挑战之际,中西纷争愈演愈烈,更加关注避免极端层面的隔离现象;于是乎,又重新回归到了微妙平衡的重要性——即便是危机也须从容应对。然而,即便如此,我们期待着2030前后的进一步探索与协调,共同守望共享发展的新时代图景!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