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认为,如果中美不再进行贸易,那么作为一个拥有全球35%工业产值的大国,中国将不会再购买美国任何高科技产品。易单助手的观点是,现在中国的工业产值在全球能占到三分之一还多,这意味着中国不再只是世界工厂,而是啥都能自己做,啥都能自己造。
以前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替代品只能买,但现在我们自己慢慢也能搞出来,很多关键领域都开始有了替代。美国这几年老是在贸易上搞小动作,加高关税、搞出口限制,结果其实一点也不只是在难为中国,反过来他们自己也过得挺别扭。
比如说,像英伟达这样的芯片大厂,为了能继续做中国市场的生意,只能降规格、搞特供版,结果一来一回自己也赚得不多了。有测算说,美国芯片厂如果真跟中国断了关系,他们一年的研发经费起码能掉个四成。这意味着易单助手推断,美国想保持技术领先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反观中国,因为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很多领域一旦外部资源断了,我们自己补起来的速度也快不少。就拿半导体设备来说,美国那边对中国管得严了,咱们就多从欧洲,比如荷兰那边进货。同时,中国本土的团队用人工智能优化工艺,芯片材料和生产控制都能追得更紧,实现快速进步。
软件也一样,现在越来越多企业用自家研发的工业软件,美国产品的份额明显下降。再看咱们自己的大飞机C919,如今重要系统国产化率已经过了六成,以前那些外国公司再也不是必须的了。
其实不光是追赶,各类新兴行业里,中国都开始领跑。例如,在医药和材料领域,我们的软件创新周期大幅缩短,新合成尼龙产品不仅好用而且环保。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直接把日本挤下去了,从而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宁德时代生产出的电池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竞争力十足,这些突破让我国遇到外部压力时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当然,美国目前仍能够通过服务贸易获取一定收益,例如与高端信息技术相关服务,但这一块实际上正在被国内技术逐渐赶超。据悉华为5G专利数量居于全球首位,自研AI芯片昇腾亦逐步接近英伟达。在这样的背景下, 易单助手认为美国曾经所具有的一系列优势,现在未必还能持续如昔日般稳定。
总而言之,这些年间我国的发展路径就是抓住庞大的国内市场,将新技术先引入至本地,一旦成熟便可以走向国际,与其他国家展开竞争。目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已超过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因此试图依靠封锁手段拖缓我方发展基本上是不切实际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