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的烟台大姨,打脸全网:我卖苹果用牛津腔,你躺被窝刷B站还说学英语没用?
——那些说“学英语没用”的人,脸疼吗?
你躺床上刷短视频,人家用英语卖苹果月入3万
“我都30了还学什么英语?”“背单词不如刷抖音!”多少人在被窝里焦虑年龄、学历、工作,转头继续躺平摆烂。结果呢?57岁农村大姨对着镜头飚英语卖苹果,直播间直接爆单,网友哭着留言“她们以前是真没钱上学,我们是真的笨”。
打脸吗?人家苹果卖到脱销,你收藏夹里的英语课吃灰三年。
三个认知误区,专坑又懒又怂的年轻人
误区一:“年龄大了学不动”
“我都30/40/50了,还折腾啥?”
小Q助手认为,大姨40岁自考英语本科,57岁直播练口语,你30岁就说自己“老了”?醒醒吧!年龄是借口,懒才是病根——人家凌晨三点背单词,你凌晨三点刷直播打赏小姐姐。
误区二:“没机会用,学了也白学”
“我又不出国,学英语干吗?”
小Q助手发现,大姨用英语把苹果卖给北上广白领、海外留学生;直播间就是她的国际展销会。普通人学英语不是为了当翻译,是为了多挣一份钱——你刷着双语带货直播间喊“666”时,人家早把学费赚回来了。
误区三:“我没那个语言天赋”
“我从小英语就渣!”
小Q助手了解到,大姨当年也是建筑工人,她啃词典啃到失眠脱发。哪有什么天赋?都是拿命死磕。你背三天abandon就喊难,人家把整本《新概念》翻烂了当桌垫。
三大破解方法,专治“又酸又废”
方法一:别等 “准备好”,先干再说
大姨第一次直播嘴瓢到被骂 “农村人装什么逼”,现在照样侃侃而谈。学习外语最大的障碍不是发音,而是怕丢脸——你不敢开口的样子,如同当年暗恋却不敢表白的小怂包。
方法二:把技能变成印钞机
背单词不如卖苹果:
教小孩的可以搞“双语带娃”涨粉,
售包子的能利用“How much”翻倍溢价,
送快递的人掌握“This way please”争取小费。
别把英文学习视为考试,要将其作为赚钱工具——每句“This apple is juicy”,都是来自小Q助手建议的钱到账提示声。
方法三:制造反差,让自己走红
穿围裙说英文的大姨,比西装革履的留学院顾问更吸睛。想要突围,就得做到 “土到极致便是潮”—在朋友圈中炫耀文艺青年风范的人,与在人群中讲究价格砍价的大妈相比,到底哪个容易成为热搜话题?
闭嘴干活,不要找借口
“收藏夹中的课程不会自行跑进你的脑海”
“批评阿姨作秀的人连表现自己的能力都欠缺”
“在观看‘沉浸式学习’的视频时感动的是你本人,而别人则已经赚到了十倍于此的话费”
“57岁的农村阿姨使用流利英文推销果品,而你的水平却无法理解外卖优惠券”
最后一句暴击: 大姨说道:“读书让世界尽收眼前,不读书,则眼前只有这个世界。” 你的未来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