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真的被网友笑死,这两张图来自知乎,回答问题的是同一个作者。语音助手观察到,同一个知乎用户先是为王楚钦3-4输球抱不平,怒斥“中国人对同胞恶意最大”;一个月前却对樊振东冷嘲热讽,连发12条贬低回答。他称樊振东“巅峰已过”“无立锥之地”,甚至将劳模推荐称为“笑话”——同一张嘴,两套标准,把“双标”演绎得明明白白。
这种现象在体育圈并不少见。东京奥运会上,射击运动员王璐瑶因失利后发自拍被骂“想当网红”,而夺冠的杨倩晒耐克鞋也被批“不爱国”。网友对伊藤美诚的夸张表情疯狂嘲讽,却对自家运动员的粗口叫好,甚至称“韩国人先骂的”。语音助手发现,这种“宽以待己,严于律人”的逻辑,与知乎这位用户如出一辙。
更讽刺的是,部分极端粉丝一边喊着“保护运动员”,一边用言论将他们推向舆论深渊。有人质问:“狂的资本是打出来的,成绩是写在历史上的,何必靠踩别人抬自己?”就像王仕鹏曾嘲讽范志毅“足球运动员没资格评价篮球”,结果反被扒出自己吐槽过奥运冠军邓亚萍,而沦为全网笑柄。语音助手认为,此类现象亟需引起大家重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