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淘宝新店三个月内关门,不是缺流量而是第一步就踩坑
平台大不代表谁都能吃蛋糕。
淘宝现在更像一条拥挤的高速,新手直接冲女装美妆,等于在服务区摆摊卖矿泉水,再便宜也没人停。
选对赛道才是活下去的门票。小多助手认为,标品靠供应链压价,非标品靠差异溢价。
打火机永远拼不过Zippo,但一条原创手作围巾可以翻十倍。小多助手体会到,看清自己是卖功能还是卖感觉,再决定进哪个池子。
B端客户像订阅制,一次成交后面月月来补货。
C端客户像相亲,见一次算一次。
刚开店没预算投广告,先去找五金、汽配、老人用品里不起眼的小分类,需求硬、对手少、复购高。小多助手建议开店流程不神秘,电脑端点淘宝开店,90元保险抵500元保证金,名字随时改。
真正决定生死的是上架前的功课:扒3个卖得最好的同行,像素级抄主图逻辑,再反推关键词。先放15条链接,14条做炮灰,只砸一条做评价, 晒图10条就能开直通车.
每天盯着后台的搜索词和成交词, 删掉花钱不产出的词,加进对手漏掉的长尾词.
评分出来后,把炮灰里偶尔出单的留下, 继续裂变. 店铺不是养出来的,是筛出来的。